2014年国内语料库研究论文题录信息选登(上)| iResearch
1 陈伟、廖美珍,2014,我国大陆地区汉语法律施为动词应用的语料库调查研究,《语言文字应用》(2)。
摘要:本文在John Searle、Geoffrey Leech和Jurgen Habermas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法律语言的特点,首先把法律施为动词分为断言类、表达类、判告类、诉答类、指令类、承诺类和协调类,然后通过收集我国大陆地区现行的汉语法律文本,按照国内法和国际法、部门法、实体法和程序法等三个维度进行分类,随机提取样本建立库容约为100 万字的语料库,利用CKIP autotag 1 0 进行词性标注后,通过语料库检索软件AntConc搜索大陆汉语法律施为动词,从语用视角考察汉语法律施为动词的应用情况。
2 宫丽丽,2014,高水平ESL 学习者英语议论文写作中话题引入策略的语用语篇分析——一项基于WECCL 和LOCNESS 语料库的研究,《中国外语教育》(3)。
摘要:语篇能力是语用能力的一部分,写作中话题引入策略体现语篇能力。本研究基于中国英语学习者笔语语料库(WECCL),以LOCNESS语料库为参照,意在调查英语作为第二外语(ESL)的中国高水平学习者在英语议论文写作中话题引入策略的语用语篇特征及语言表达方式。研究表明,与本族语者相比,中国高水平英语学习者写作中话题引入策略与本族语者相比没有使用话题定义策略。
此外,以英语写作范式为参照,对于相同话题引入策略,学习者的英语写作主要表现为主观性词语表达多、表述繁冗、语言平淡且略显生硬等特点。研究分析了学习者在话题引入方面与本族语者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为二语写作教学提供参考。
3 黄立波,2014,《骆驼祥子》三个英译本中叙述话语的翻译——译者风格的语料库考察,《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
摘要:本文借助双语平行语料库,以《骆驼祥子》3 个英译本为考察对象,探究汉英小说翻译中不同译者对汉语小说中“两可型”叙述话语的处理。研究表明:与英语原创小说相比,翻译小说基本遵循原创小说的话语叙述模式。“两可型”叙述话语英译时,英语本族语译者偏好将读者直接置于小说人物心理当中,而中国译者偏好选择第三人称过去时形式,拉开了读者和小说人物的距离,这一初步结论还需要借助语料库在更多文本中验证。
4 李文中,2014,语料库证据在美国法庭应用的再审视,《当代外语研究》(7)。
摘要:本文通过语料库驱动视角重新审视美国最高法院在“FCC诉AT&T”判案中对语料库证据的使用,分别从词源、词典、词性还原,以及语料库搭配分析等程序和步骤进行讨论,并通过语料库检索对案例的分析结果进行验证,试图说明:语料库研究“说有易,说无难”;尽管语料库作为一个功能强大的方法和工具,在语言相关的理论和实践领域得到愈来愈广泛的应用,但并不是仅仅因为使用了语料库,就能保证结论的可靠性。关键的问题是,语料库是怎么被使用的。
5 梁茂成、刘霞,2014,语篇内部的短语学特征分布模式探索——以学术论文为例,《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4)。
摘要:语篇各部分往往具有不同的词汇—语法特征。迄今,语料库语言学领域的短语学研究大多不涉及短语在语篇不同部分的分布差异,而体裁分析领域的研究虽大多聚焦于文本的不同部分,但以语轮和语步的切分和分析为主,很少涉及文本内部的短语学特征。本研究介绍一种新开发的语料库分析工具TextSmith Tools。利用该工具可以将文本切分为多个部分,并对各部分的短语学特征进行有效分析。本研究以国际期刊《应用语言学》学术论文语料库为例,分析学术论文各部分的短语学特征。结果发现,学术论文各部分都呈现出特有的短语学特征,且这些特征与论文各部分的语篇功能和内容密切相关。
6 卢静,2014,历时视阈下的译者风格研究——语料库辅助下的《聊斋志异》英译本调查,《外国语》(4)。
摘要:本文旨在从历时研究的角度探索译者风格,利用语料库研究工具考察中文典籍《聊斋志异》两个主要历时英译的译者风格特点。研究以基于语料库的译者风格综合研究模式为理论框架,分析和探讨了翟理斯和闵福德两位译者表现在其译本多个层面上、包括T型和S型两种维度的译者风格特点,并以此为基础对其译者风格产生原因进行历史、文化和社会的解读。
7 吕桂、何安平,2-14,专门用途英语词汇语义共选特色探究,《山东外语教学》(1)。
摘要:本文以医学英语为例,参照语料库语言学的共选理论及研究方法、以关键词作为切入点来探究专门用途英语的词汇语义共选特色。研究基于对比自建百万词次医学英语语料库与英语国家语料库而生成的前500 医学英语关键词,先后进行了关键词语义范畴分类以及各类关键词样品的语境共选词的语义偏好分析。
结果发现关键词的显著性高频搭配词的语义分类与关键词自身的语义范畴分类高度重合;而且医学关键词的搭配词语义偏好与这些关键词在普通英语环境下的搭配语义偏好也有明显差异,由此凸显医学专业独特的词汇语义共选特色。以上发现虽然仅具倾向性,但对于专门用途英语的词汇教学和词典编纂仍有重要启示。
8 马博森、王荣斌,2014,基于汉语新闻语料库的季节隐喻研究,《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
摘要:通过对LDC Online书面新闻语料库和自建口语新闻语料库里汉语新闻话语中的季节隐喻的研究发现:(1)多数季节表达式在汉语新闻话语中隐喻化程度不高。比较而言,口语新闻中隐喻化程度远高于书面新闻。(2)从题材角度看,经济新闻话语中的季节隐喻出现频率最高;从喻义角度看,春风、春雨、春天、小阳春和春雷属于积极隐喻,冬天、寒冬、严冬、寒流、寒冷和寒风可归入消极隐喻,而高温、秋风和秋天则可称为两可季节隐喻。(3)季节隐喻是由基本隐喻、
命题和次级复杂隐喻构成的复杂隐喻。基于大型语料库的实证研究有助于揭示季节隐喻在自然话语中的真实使用状况。
9 庞双子,2014,中文翻译文学(1920-1940)中的类联接结构之考察,《外语与外语教学》(4)。
摘要:本文通过构建英汉平行语料库和类比语料库,考察中文经典译作与非经典译作中受英语影响而发生变化的类联接结构。作者以1920—1940 年为考察阶段,对上述语料中语言表现的差异进行量化对比分析。研究发现,非经典译作中既留存了不少文言元素,也较多使用欧化结构。与之相比,经典译作中呈现白话文趋势,但由于语体、政治、复译等多重因素的作用,其欧化表达还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本研究的发现可以为研究汉语语言的变迁提供一定的证据。
10 钱永红、陈新仁,2014,语料库方法在语用学研究中的运用,《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
摘要:语料库方法被称为现代语言学研究的三大方法之一,本文基于调查发现,该方法在国外语用学研究中的运用比例相对较高,而在国内运用比例却总体偏低,这一局面与国内语用学研究的主要话题和分析单位的性质有一定的联系。
要拓展该方法在国内语用学领域的应用,需要适当回归语言本体,更多地关注语言的语用属性研究。另一方面,与国内相关研究主要关注二语学习者对语用标记语的习得情况不同,国外采用语料库方法开展的研究涉及的话题范围更为宽泛,新词新义、幽默、指示语、言语行为的语调、隐喻和转喻等话题都在考察之列,这一发现对未来中国语用学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文献来源:《语料库语言学》2014年第二期。
查看更多文章或向本刊投稿请点击“阅读原文”。